theologyplaylist:《白日之下》的神學反思

電影《白日之下》本月初上映,劇情取材真實事件,描述一名偵查記者香港殘疾人士院舍虐待及性侵事件。不但揭發事件中的罪惡,亦揭露政府的失責和失職。

根據政府2021年10月17日發佈的〈社會福利服務發展的策略〉,清楚列明:「特區政府在社會福利服務的主要角色,便是政策制定者、資源提供者、促進者、監管者」,更寫明「政府在推動社會福利發展是責無旁貸」。

然而《白日之下》中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當年偵查案件的記者龍婉琪亦直言「真實院舍環境比電影所見的惡劣」。誠如電影中所言,社署透過一次性撥款,把亟需要社會福利的殘疾人士的服務連同責任外判出去 。社署所說的監管,其實是「無王管」。

現實卻是,院舍並非「無王管」,而是「王不管」。事實上「康橋之家」事件曝光前,社署早已知悉事件,卻一直沒有任何一間違規院舍被釘牌。院舍無法無天的行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電影藉此指出問題不但在於犯事的人,更是社會制度失效和的公權力失責的問題。

電影中飾演記者的余香凝多次問院友,為何還選擇住在這裡?他們回答因為經濟問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默默忍受;另一邊廂,院舍亦推諉因為資源不足,所以院友未得到妥善的對待。但實際上,卻是「金主」利用外判制度把院友當成「人礦」非人化地壓榨。生無尊嚴,死後亦無人關心 。

《白日之下》片長只有106分鐘,但在漆黑中,一幕幕號慟崩摧的情景卻使人難以安坐下去 。106分鐘內,觀眾只能憤怒的問:社會為何會這麼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

解放神學發展自南美極窮地區,那裡又是另有一個個悲慟的故事 。當南美地區的神父牧養這些窮人的時候,他們發現,信仰無法不正視面對困苦者的所遭遇的不公義(the injustice done to the poor)。這裡指的困苦者不是指行乞的個體,而是普羅群眾(popular classes)。

解放神學家Leonardo Boff認為,只有直視造成困苦者背後的原因 。我們才能真正實踐「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太廿五34-41)的基督信仰。

而導致普羅大眾困苦的真正原因,正是隱藏在社會制度後,壓榨基層的不公義。或者可以這樣說,解放神學重視的不是貧窮本身,而是被貧窮所苦的人;注視的不是貧困現象,而是現象背後的社會不義。正如殘疾院友被非人化虐待,人權和尊嚴被人無視及剝奪 。其剝奪者,正是那些利用他們賺錢的「金主」和對他們做成傷害的「仆街」 。但更叫人髮指的是,縱容他們法外消遙的社會性不公義 。

為此Boff進一步建議我們可以實踐的兩種行動:急救與改變制度(aid and reformism) 。急救是指對個別的處境提供幫助 。以電影故事為例,余香凝主動關心院友、為他們出頭,買東西給他們吃。而Boff形容這些幫助如藥水膠布,可以短暫的幫助他們,卻沒有從他們成為貧窮的壓榨中解放到他們。

因此更需要的是制度的改變 :在社會層面為困苦的基層爭取改變,才能幫助他們擺脫受壓迫的人生。正如電影中,記者們揭發真相,其目的便是為了根除社會上的不公不義(即使結果沒有帶來改變)。

所以當基督教會看到群眾困苦的實相時,便應站在困苦者的身邊與他們並肩作戰,對抗造成他們貧困的不公義,讓他們從壓迫中釋放出來 。教會在公共領域之中,能真正實踐「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才是真正的實踐出耶穌基督給貧苦人的福音。

Previous
Previous

黃樂祈:聖餐需要界線,但有比它更重要的事情

Next
Next

Willis Wu:被教會制度傷害的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