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Pun:難得見山

見山結業,一連幾天,新知舊雨到來,把小小書店擠得水泄不通。最後一天,現場一位男士帶同家人前來,我以為是送別,冷不防他說:「好熱鬧啊!這間書店好美,是第一天開張嗎?」跟這位先生一樣,絕大多數人,初到見山,都會被它所創造的氛圍吸引,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見山就是有種靈氣,叫人難忘。

見山難得,因為它由幾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匯聚而成:

首先,是品味。見山非常細小,但格調高,品味出眾,置身其中令人有種暫離繁俗的感覺。它那小小的閣樓,更是精粹所在,人少的日子在那裡呷著咖啡,讓自然光線落在書本上,正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其次,是能力,店主Sharon是極有能力的人。書店多是蝕本生意,尤其以見山的營運風格,更是少點財力也不行,但見山經營卻是極為成功,賣書數量也是行內出名的。在香港,有錢人不少,但有財力又對文化事業有心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當然,除了財力,人脈也是一動能力,Sharon為人通達,人緣極好,對文字文化有種濃得化不開的熱情,所以見山搞各種文藝活動(講座、讀書會、音樂會…),總是那麼旺場。

然後,就是歷史和機緣。見山給人第一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在的環境:雅緻的小樓,被一棵座落於卜公花園,長得茂密的大榕樹蔭庇著,對開是香港最古老街道之一太平山街,附近區域和街道處處是歷史的沉積,說見山是被香港殖民地史包圍著的書店,實在不為過,於這樣的環境讀書、購書、談書,就是相得益彰,就是匹配,而正當飽受風霜洗禮的港人需要歇息靈魂的時候,店主能遇上這座原先不起眼的小房子,憑眼光把它變身成為品味書店兼文化交流園地,就是機緣。

緣聚緣散,本是平常,但要跟見山道別,仍是不捨,不捨的除了這座像藝術品般精緻的書店本身,更是店長Sharon和一眾同仁對文字、文化和香港的委身和愛。這幾年,看著香港一點一滴的消逝,已然心痛,而從今日開始,開門卻未能見山,怎不令人神傷?

(標題為編者所擬)

Previous
Previous

pk:教會願意與自己為敵嗎?

Next
Next

黃彩蓮:日本黑島:令人震撼的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