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ygma:聖經不符合史實又如何?

「究竟聖經的歷史記載是否符合史實」這個問題對福音派教會來說非常敏感,不少信徒都急於辯護聖經如何符合史實。其實,對聖經不符合史實的恐懼源於福音派普遍仍停留在現代主義的歷史觀,認為人能客觀地和準確地描述歷史事件。但我們真的可以客觀地和準確地描述歷史事件嗎?

▍   歷史記載必然牽涉作者詮釋

其實,不少歷史哲學家皆指出,歷史記載不能和作者的詮釋分割,因為任何歷史記載都涉及作者的取材和其呈現資料的方式。即使是相同的歷史事件,不同的作者也會用不同的角度和敍事框架來呈現它。由於取材和敍事框架取決於作者的觀點,因此歷史記載不可能是絕對客觀的。

Henri-Irénée Marrou甚至指出,歷史體裁和小說體裁唯一的分別在於作者呈現人物和事件的真實感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前者透過模仿真實的情況來呈現出較強的真實感。值得注意的是,真實感並不等於真實。對Marrou來說,歷史著作的任務是盡量令人物和事件呈現得比較接近真實可能發生的情況,但這並不代表它的記載必然符合真實的情況。這種史觀和現代主義史觀截然不同,但卻貼近古代希臘羅馬的史觀。


▍   古代希臘羅馬史家重視對人物講話的想像

新約學者Willem van Unnik綜合兩本希臘羅馬時期的史學著作:Lucian的《How to Write History》和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的《Letter to Pompei》,歸納出十點希臘羅馬作者寫歷史的標準:

1. 作者必須選擇重要的人物或事件作為主題。

2. 作者的著作必須對讀者有教育意義。

3. 作者必須有獨立性,不能被任何人左右。

4. 作者的敘事必須流暢。

5. 作者必須適當地收集資料。

6. 作者必須適當地選取資料,並重寫和修飾它們。

7. 作者必須排列資料,呈現事件的因果關係和重要性。

8. 作者的描述必須具有真實感。

9. 作者必須適當地交待事件的地理資料。

10. 作者必須為人物創作適合當時處境的講話。

希臘羅馬的標準和現代主義的標準有不少差異,有幾點特別值得留意。第一,希臘羅馬史家重視著作的教育意義(第2點),因此歷史著作並非單純的描述性文本,當中的人物是讀者在道德上的典範或反面教材。第二,希臘羅馬史家著重修飾資料(第6點),因此其敍事必然在細節上和原本的資料不同。第三,希臘羅馬史家重視敍事的真實感(第8點)。為了加強真實感,一些歷史學家(例如Duris of Samos, Phylarchus, Cleitarch, Quintus Curtius Rufus)甚至會在敍事中創作出人物的情緒反應。第四,希臘羅馬史家重視人物的講話(第10點)。這些講話通常是按著敍事中角色的處境創作出來,這種技巧名叫writing in character (prosopopoeia),意思是作者想像自己如果是敍事中的角色,在該處境會說什麼話,從而創作出角色的對白。希臘羅馬史家重視講話,是因為他們相信人物的講的話是令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就曾批評一些歷史著作缺乏人物的講話,令事件的前因後果無法呈現(Antiquitates Romanae 7.66.3)。


▍   新約歷史著作合乎當時標準嗎?

說了這麼多希臘羅馬作者寫歷史的標準,我想說的是,我們看歷史著作是否符合史實,其實取決於我們採用哪個標準去衡量它們。如果將聖經的歷史記載置放在現代主義的標準之下,它們很可能是不符合史實的。但那又如何?希臘羅馬的歷史著作在現代主義的標準下,其實也充滿不符合史實的創作元素。

所以,與其問聖經的歷史記載是否符合史實,倒不如問是否符合當時寫歷史的標準。讀到這裡,你覺得新約的歷史著作(例如路加福音-使徒行傳)是否符合希臘羅馬歷史著作的標準呢?


(轉載自作者專頁。分題經編者修訂。)

Previous
Previous

CYH:如何解讀羅馬書13章順服掌權者

Next
Next

腦遜:基督在人心復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