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思雅:為何孩子一路玩一路內疚?

最近接受傳媒採訪,分享了我曾經接觸過一些同學因為放假期間去玩,感到不安、內疚,沒有充分把握時間去溫書。我體諒和接納他們的感受,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是錯。只是承受的學業壓力太大而已。

我想講,重點不是假期前還是後,進行考試,每個同學對幾時考試,可以有不同感受和意見。我反而認為,我們要正視嘅係,點樣嘅讀書環境,先係有利學習,並平衡年輕人的身心發展。唔單止係討論考試時間和頻密度,更加要思考我哋有無提供多元化機會,而唔係只側重學術,去讓年輕人有更多空間和選擇。

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坐定定」背誦及操練試題。有好多有潛能的年輕人,Doing、experience、體育及藝術係發展得好好。我哋要俾唔同機會同選擇年輕人,讓大家可以實踐自己,先可以真正地擁有健康的身心。

多講一句,雖然我哋從事輔導,但也要反思社會對人的影響,而不是單從心理學去了解一個人。我哋一直好努力學心理治療,好容易忽略了某些情況中不一定係人出了問題,而係環境唔safe,令人不能安心做返自己。

(原載於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專頁,作者為該組主管。題為編者所擬。)


相關文章:


作者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一一牧師:誰是我們的鄰舍?

Next
Next

陳頌軒:天主教徒,也是基督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