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改制 直選剩88席

特首李家超今日交代區議會改制細節。來屆區議會直選議席由452個大減至88個,重新設立179個委任議席,以及176席由三個地區委員會成員互選的議席。

沙田區議員鍾禮謙指,新制度很明顯是大倒退,1982年的首屆區議會已有132個直選議席,現在新的地區直選議席比當時還少,擔心日後民意難以傳達。他恐怕未來委任議員所面向的並非巿民,而是個別既得利益者,例如委任他們的政府部門。「當公眾利益和政府利益有衝突時,委任議員就不是從巿利出發,而是管治角度。」

當局指,增加委任議席,是希望地區有更多不同界別的專業聲音。鍾禮謙認為這個說法是偽命題,因專業人士本身已有不同渠道發表意見。他提到,好的民選議員應有宏觀角度和視野,接觸和聆聽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不存在「因要增加角度而增加專業人士議席」的需要。

鍾禮謙預料,改制後會出現「地區政治內循環」和用人唯親的情況。他留意到,最近不少地區工作都由親建制地區團體承包,如劏房社工隊、地區關愛隊等;個別建制背景人士或會強調地區關愛隊身份,「地區關愛隊以團隊形式運作,為何變了個人宣傳?取得關愛隊的合約,就能拿此政績叫人投自己做議員?」

▍ 鍾禮謙:取三會提名將扼殺無政治連繫人參選

來屆參加直選者須獲當區50名選民提名、再獲當局三會每會各3人提名。鍾禮謙指地區三會成員主要是區內法團主席、物管公司代表,他們都不是公眾人物,巿民難以尋得他們的聯絡方法。他指此制度不單扼殺民主派參選機會,亦扼殺無政治連繫人的參選機會,因過往有不少當區居民會參選區議會。

新制下亦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機制」(調查行為表現不符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鍾禮謙認為這是一把架在議員頭上的刀,因為「不符公眾期望」的定義和罰則也不清晰,議員不知道界線在哪,並構成限制,「抑或我只提修橋補路的事就算,去避免觸發監察機制?」

談到來屆去向,鍾禮謙預計多個選區將會合併,需視乎其他民主派議員的部署,才決定是否參選。不過他強調:「地區工作不局限於議席,很多辭了職的議員都繼續用不同形式服務社區,常存盼望。議席不是最終目標,真正目標是培育巿民的民主意識,令大家更關心社區。縱使面前的路是困難,議員的路未必再能行下去,其實都依然有其他方法去凝聚大家。」

▍ 譚爾培: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西貢北區議員譚爾培同樣認為,今次的區議會制度改動是大倒退,是將市民的投票權淡化到無足輕重的地步。對於增加委任議席,他認為「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以其服務的「鄉郊區」為例,過往一向也是自動當選,居民不知道區議會的功能和存在目的,當競爭出現,他的對手勤力了,居民也看到改變。可是在新制度下,他預料會出現「做又卅六,唔做又卅六」的情況。

譚爾培認為民選制度是讓巿民表態和宣泄情緒的渠道,若民怨不能宣泄,一路累積就會「爆」。若民意不能帶進制度,區議會就如橡皮圖章。他另外提到,參加直選者須獲三會提名是「圍威喂」,「三會來來去去都是那些人,那些人在區議會,明明就屬一些派別,由那些人把關,決定誰入閘,咁你地玩曬啦。」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微光音樂:用粵語詩歌medley講述屬於香港人的信仰故事

Next
Next

$40可以做到咩?去年有58600人時薪少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