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因為疫情?又係超處境狀況的萬能KEY解釋?

近年不少有關學生精神健康的調查,均顯示情況令人憂慮,而調查機構的分析,多與疫情、學業壓力、家庭環境等有關。社工學者陳家傑留意到,這些機構常提出「超處境狀況的萬能Key解釋」,跟今天香港社會氣氛完全無關,認為「唔接地氣嘅教育、輔導只係塊膠布或止痛藥,不能療傷!」

早前,媒體上出現不少有關學童自殺的新聞,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助理教授陳家傑認為,當社會關注青少年自殺問題時,可能忽視了在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下,青少年和成年人其實都在承受同一個無差別的社會氣氛,「大家都是面對那種沉默」。他會用社會建構的角度看,除非自己去孤島住,否則都要跟很多人互動,吸收來自四方八面的意識。

陳家傑強調,要了解香港人自殺的現象,應該留意在現時的意識形態下,帶出一種人與人的互動,而這互動過程中,令人覺得無助、無望、失望。他指出,當人失去希望,就不會再計劃如何走下去,「既然無希望嘅話,當下最好嘅選擇就係結束,唔駛煩。」按他的觀察,不少人在當下的社會氣氛下找不到出路,看不到辛苦地走下去會得到支持和體諒、休息一下時會有人為他打氣。

對於社會上「沉默」的氣氛,陳家傑舉他所教的社工學生為例,他們一方面有志於「落區」做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卻會擔心若要為街坊發聲,一旦「踩到線」,可能為自己帶來想像以外的後果,而這種擔心背後,其實是對現在的社會氣氛感到窒息。

陳家傑眼中的「控制者」還有家長,他指孩子12、13歲已開始有自己的一套,而這未必與家庭的一套相似,甚至可能有衝突,有些家長卻未預備好要「轉念」,仍以為自己那一套可以凌駕(override)子女的價值,還以為「條路點行,你要聽我講」,便在不自覺地強化了「控制者」的角色。

文:LH

Previous
Previous

透過視覺設計讓拾荒街坊與公眾溝通

Next
Next

記協因「不可抗力」因素取消現場音樂會 陳朗昇:已很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