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上風浪,會如何應對?

遇到風浪時,你會如何駕御自己飄忽不定的「船」?陳保焜傳道(Paul)在基督教節目《信緊》說,基督徒有時會以為,「信咗耶穌就無痛苦」,遇到風浪就難免覺得這個神「唔可信」,但可能無法控制的「風浪」正是上帝的邀請,呼召你進入祂更深的愛。

▍  畀時間同痛苦共存

節目主持分享,自己一些朋友感到焦慮時,會覺得不舒服、慌張、驚恐,會想「如果身體好唔返咁點算」、「我只係想正正常常咁過日子」。但她說,即使提不起勁做任何事,也總有事可做:食嘢、飲水、照顧好自己。可能那些感覺不會完全消失,但無須等到「好返」才可以生活。

Paul也說,給予充分時間與痛苦共存很重要。基督徒或會期待上帝「即時解決問題」,但經歷掙扎的時間可能比想像中長。他自己也試過,以為一年就過到,誰知三年、五年都未可以。

如果是別人經歷風浪,Paul認為,你可以陪伴他、與他探索如何面對,但不能急於「解決問題」,質疑他「做咩咁耐都出唔到嚟」,甚至怪責他「靈命唔好」,「唔夠信心、唔夠依靠神」。

▍  「Settle/安定」不必「無風無浪」

幾時先叫做「無事」?Paul覺得,不一定要無風浪才算「settle」,其實知道有風浪,但同時知道怎樣面對,便是「安定」。如果是基督徒,便是知道有神同行。

他又認為,無須等到「無晒痛苦」才算「ready」跟隨基督。這樣跟「ready」先做運動、温書一樣,只是一直拖延下去。即使「未ready」,其實總有事可做,仍可按自己的步調向前行。

▍  有懷疑的信仰先會成長

曾經有段時間,Paul也陷入信仰的低谷,「諗過係咪應該信落去」,但他並不認為「懷疑」是壞事,更指啟發不少基督徒的聖經人物,都是身處動盪。例如大衛被掃羅追殺,就依靠上帝;反而日子安逸,無聊在天台踱步,見到部屬妻子沐浴,便生貪念。

雖然生活的風浪來得突然,但Paul不認為人是完全被動。即使質疑上帝,Paul卻仍然對祂有所追求,期待「上帝可能用我預期唔到嘅方法幫我」。

Paul甚至認為不可掌控的風浪提醒基督徒,上帝的恩典同樣是不可掌控。他說,自己首次經歷無條件的愛,也是未曾預想。當時因為做錯事,以為會被責備,卻反而受到接納與愛。他覺得「不可控」的風浪與上帝,可以引領你踏上未曾想過的路。


文:Jon

Previous
Previous

500年來首次 教宗良十四世與英王查理斯三世公開共禱

Next
Next

玩樂令人有罪疚感?音樂創作人倡留空間學習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