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都會受ADHD困擾 過來人:有事唔該診斷同治療,有啲公德心啦!

表面看來霍彩玲(Amanda)不似有問題,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司儀和主持,在台上善於帶動氣氛、處理突發事件也難不到她。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上她常受困擾,連簡單地收拾桌面都有困難,可能轉頭就忘記與丈夫的對話,更會不小心刪除了公司的電腦檔案等。直至12年前,她終於找到困擾的來源,原來她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後來更同時患抑鬱症,在接受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後,問題終於受控。

「如果你有近視,大個咗會唔會唔戴眼鏡?」坊間對ADHD的關注和認識較集中於孩子,曾身受其害的Amanda卻坦言,ADHD患者長大後「以為無嘢」,卻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諸多問題,只是不知根源來自ADHD。她認識有患者是律師卻會忘記上法庭,也有研究指患者交通意外機會較高。她後來創辦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希望為患者提供資訊之餘,也教育大眾更深入了解。

「通常有ADHD嘅人係無乜嘢,係身邊同佢相處嘅人想死啫。」協會有收過患者太太的求救指丈夫「碌爆晒卡」,Amanda也曾「捉」朋友的男友見醫生,確診ADHD後他說「無嘢嘅!」「佢無乜嘢嘅,差人千幾萬街數咁啫,又搞大咗我朋友個肚囉。」她說這位做生意的男士「表面好似好OK」,但最後是被其中一個伙計駕車與他同歸於盡而死。她指出ADHD主要的病徵包括衝動、無條理、難專注等。

「有前輩話,你有ADHD唔該診斷同治療,你有公德心啲啦!你會搞到人!」訪問其間滔滔不絕金句連連,到另一受訪者講時Amanda卻開始坐不住,開始在地上伸展手腳。本身是基督徒的她分享,投身關注ADHD是上帝的呼召,而作為ADHD患者,要組織協會、推動關注週等活動,「咁唔organized叫人去organize」,做的事九成都是自己最弱和最不舒服的事,「因為信仰先頂得住」,「祈禱交託之後第二朝起身再做」。

當年填問卷並由醫生評估確診,據Amanda所知今天這仍是主流方法,而她早前認識新加坡關注ADHD的組織,得知當地近年開始有較客觀的評估方法,認為客觀數據能減少迷思,對ADHD群體非常重要。而最近香港科技大學團隊開展相關研究,協會邀請研究團隊於明天(25日)開始的ADHD關注周,一連兩日在紅磡置富都會免費為成人提供免費的紅外線腦部掃描分析測試,如有需要則可到科大完成整個評估。這星期內亦會有多名專家舉辦線上及線下講座。

科大ADHD及憂鬱症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何振民本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根據他在新加坡進行的研究,透過功能性紅外線腦掃描、眼球運動和電腦評估三個容觀評估,以醫生的臨床診斷為標準,區分成年人是否患有ADHD的真陽性率和真陰性率分別達到80.28%和84.51%。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精神醫學期刊上發表,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作臨床應用。他期望這項研究能輔助精神科醫生的診斷。

何振民解釋,研究顯示ADHD患者前額葉的腦血氧含量較低,這是負責集中精神和思考策略的部分,可能他們的微絲血管分佈較少,所以供應不夠血氧到前額葉,這也能解釋為何他們多動,包括孩子坐不定、長大後「un腳」等,正因為血氧含量不足,而走來走去可以增加血氧含量。他又指ADHD患者的眼睛難以集中精神,例如看文件甚至駕駛困難,而眼球運動評估要求他們按要求移動,而患ADHD者會犯較多錯誤。

曾到科大接受測試的Ada本身是資深伸展及普拉提教練,收到結果時她十分開心與興奮,也感恩自己從事適合的行業,形容是解開了多年來的心結。她憶述年幼時十分害怕老師叫她起身答問題,試過緊張得即時休克倒地。測試後醫生解釋她前額葉的微絲血管較少,遇到問題會容易緊張,身體亦會作出相對反應。

文:LikHang

Previous
Previous

普世聖公宗分裂 香港聖公會主教牧函強調聖經傳統理性 偏重一項便會滋長驕傲

Next
Next

巴士張貼SEN孩子畫作 盼乘客與孩子一同成為世界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