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較多使用ChatGPT的人 孤獨感較高
隨住AI應用普及,可能有唔少人都曾經向AI問問題,咁你有冇試過同AI傾計、分享心事? OpenAI和麻省理工學院(MIT Media Lab)媒體實驗室合作,聯手研究「AI使用與人類情感參與如何影響人類的幸福感」。研究指出雖然只有少數重度使用者與AI有較高程度的情感對話,但對AI表現出更強烈情感依賴的使用者,孤獨感較高。
▍ 信任ChatGPT的使用者比其他人更感孤獨
研究指出,即使是重度使用者,「只有少數使用者對AI表現出『情感依賴傾向』」,而他們也更有可能認同「我認為ChatGPT是朋友」,他們在使用AI時曾大量使用情感表達互動,包括賦予AI人性化特徵,並持續跟AI傾訴。
透過分析對話內容,團隊發現對話涉及個人話題的使用者有更高程度的孤獨感,現實社交參與度亦較低。然而,開放式話題雖然看似中性,「但重度使用者可能將其視為『專屬工具』,從而產生更高依賴度。」整體來說,使用頻率較高和信任ChatGPT的使用者,他們的孤獨感、依賴度及「問題使用」(problematic AI usage)傾向亦越明顯。
▍ 文字模式比語音模式更容易引起情感交流
團隊亦發現,相比語音模式,以文字與ChatGPT互動的使用者會有更多情緒化的對話,亦更多自我揭露,並較大機會出現「負面的社會心理結果」(negative psychosocial outcomes),例如孤獨感和情感依賴增加、減少現實社交等。
在ChatGPT語音模式中,用家可以選擇ChatGPT以不同的男性或女性聲音回應。研究指出,使用者若選擇與自身性別不同的聲音模式,在實驗結束時會表現出更高程度的孤獨感和對AI的情感依賴。
而將女性與男性使用者相比,在與ChatGPT互動4星期後,女性「更容易將AI視為『情感容器』,導致現實社交需求被壓抑」,出現減少與真人互動的情況。
OpenAI和麻省理工學院上月21日發表合作研究報告,研究AI聊天機器人的互動模式和對話類型對使用者的心理影響。他們採用「雙軌研究」方法:OpenAI團隊分析近4000萬次用戶與ChatGPT互動的數據;而麻省理工學院則招募981名參加者進行四星期的隨機對照實驗。
文:Betsy
(資料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OpenAI及MIT Media Lab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