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安教育相片展:職安真漢子的危險日常

今日勞動節,大家平日有冇留意,其實工人每日喺工作場所面對好多挑戰?工業意外不時發生,大型棚架倒塌壓傷多名工人、泥頭車司機頭部被夾、清潔工搬運廢棄物時遭壓傷等,相信大家仍有印象。近日有職安教育相片展透過影像、嗅覺和聽覺體驗,讓大眾感受在工人日常背後的危險和壓力,希望藉此引起公眾對職業安全的關注。

▍ 不單只勞工 人人都應有職安意識

展出的照片看似平平無奇,只是工人的日常寫照,但他們的工作環境裡面,其實暗藏危險。「我哋日常生活都會見到呢啲嘢,但問題係我哋見到,應該要做啲咩?應該要有咩反應?」工業傷亡權益會(下稱工權會)舉辦職安教育相片展,透過觸目驚心的照片,讓人反思勞動工作的危險。

工權會幹事劉家樂指著照片〈對死神藐視的笑容〉分享背後的故事。照片攝於去年11月土瓜灣棚工意外現場,當日有棚工在11樓拆棚架時發生意外,連人帶「狗臂架」一同墮下,傷重不治。劉家樂與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到場了解,「我哋擰轉頭一望,就見到第二個棚有師傅就咁爬上去準備做嘢,我哋即刻喝停佢。」當時那位棚工沒有佩戴任何安全裝備,打算徒手爬上棚架工作。

▍ 勞工缺乏安全意識 寧棄安全為趕進度

劉家樂指出,那可能是行業特性問題,尤其是棚工,一日要搭六、七個棚架,「好趕時間,『劈住去』搭......所以佢哋諗好點搭就會直接做。」愈趕時間便愈容易錯,但工人出錯,不單是被上司斥責幾句,更有機會釀成意外,甚至喪命。劉家樂強調安全知識和意識同樣重要,很多勞工都有基本安全知識,卻沒有安全意識,寧願捨棄安全,追趕工作進度。

「好多時我哋(對職業安全)嘅推進,就係靠血肉、靠人命嚟推,我覺得咁樣唔ok。」劉家樂認為,雖然每次出現工業事故後,大眾都會熱烈關注職安問題,但過了一陣子,大家又再度忽視職業安全的重要。

近年工權會開始積極到校園和社區推廣職業安全教育,希望不單只勞工,而是市民大眾都能擁有安全意識。「佢今日係學生,聽日可以係地盤工人、工程師、建築師、發展商老闆。」劉家樂認為,每個人在不同崗位上也有機會面對職業安全問題;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能減少工業意外發生,拯救一條生命。

▍ 倡議設立紀念日及紀念碑 警惕社會關注職業安全

工權會倡議政府成立「4.28工殤紀念日」至今已經三十年,亦請政府於市區設置工殤紀念碑,肯定工人對建設社會的付出和犧牲,然而政府一直未有行動。「紀念碑除咗讓大家紀念佢哋,更加警惕住我哋,未來嘅社會發展應該將安全放喺第一位。」劉家樂認為是次展覽也有警惕大眾和紀念工人的用意,但長遠來說亦應有一個永久的紀念碑去記住這些故事的血肉。

文:Betsy

【載傷.言殤】職安教育相片展

日期:即日至5月20日

時間:7am至11pm

地點: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

Previous
Previous

大學生觀鳥比賽拍下稀有貓頭鷹

Next
Next

科大編委上任宣言引杜圖大主教:希望就是在黑暗中仍能看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