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用攝影表達對世界關注 籲大眾有耐性、開放度及敏銳度待青年
「望周知,打敗99.9%中學生」,年輕人經常在Threads上自嘲,但走出網絡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你有多認識這些年輕人的真實想法?「嚴禁踢足球」五字讓就讀中五的祉穎聯想到社會有許多限制,希望藉著攝影作品,鼓勵大眾放下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耐心了解其內心想法。攝影導師Miles指關心社區的年輕人仍存在,與青少年同行時應放手讓他們嘗試,同時從旁指引。
▍ 有人覺得社會好多限制,有人因公公所以愛錫家庭
40名中二至中五學生用十個月時間籌劃是次相展,相展於7月25至26日在中環街市展出。這群中學生參加香港家庭福利會主辦的「心.動啟航」計劃,討論得出4個他們最重視的主題,包括自由、家庭等,以攝影作品表達他們的心聲及對世界的看法。
《嚴禁》是中五學生祉穎的作品,「嚴禁」一詞讓她聯想到限制,寫著嚴禁踢足球字眼的黑白相片,控訴著社會有很多規範,青少年受到限制,未能做到想做的事。她鼓勵大眾「唔好成日話我哋咁樣做就一定係唔好,都要了解返背後嘅原因。我哋閱歷冇成年人咁多,未諗到都正常,俾我哋撞下板就會知道㗎喇。」
《從照顧我到被照顧》是就讀中五的Achilles小時候與長大後跟公公的合照對比圖,與公公關係密切的Achilles分享,「因為上一代好重視家庭,所以我依家都會做返啲愛錫家庭嘅事。」公公重視家庭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影響他。有一次Achilles與公公飲茶,公公身體突然不適,Achilles立即趕到公公身旁照顧他,讓Achilles回想起,他小時候公公同樣也是十分關心他的身體,如今公公年紀老邁,由他從老人院接公公去飲茶。



▍ 從攝影中學習耐性、開放度及敏銳度
中三的Chair在參加活動前沒有攝影習慣,他分享在導師教導下學習使用菲林相機拍攝的失敗趣事:他按下快門後誤以為已拍攝一張底片,但到沖曬相片時發現原來只拍到半張。計劃負責社工麥靄琳指,教導學生使用菲林相機的原意是讓青少年學習擁抱不完美,「預咗會有好多炒車(嘅相)」,但都是一個成長過程。
相展以相機的曝光鐵三角「快門、光圈及感光度(ISO)」比喻大眾對青少年應有的態度:「耐性、開放度及敏銳度」,邀請公眾走進青少年世界,了解他們看法與心聲。祉穎提出「希望大眾可以俾多啲耐心、耐性青少年」。
▍ 放手俾年輕人試之外,喺有需要時都要俾意見
攝影導師Miles認為,香港仍有關心社區的年輕人,但更重要是提供平台讓他們表達。他認為作為成年人,可與他們同行,帶領他們接觸社區。Miles提到,現在社會可能令人感到無力,但成年人若願意讓青少年嘗試更多,關心社區的青少年便有平台發聲,「喺有限嘅自由點一盞光」。
Miles指,攝影只是其中一種手法,讓青少年表達自己及認識社區,「喺社區搵到自己嘅崗位」。他特別提到:「呢個係青年人嘅視角,我唔應該再強加自己嘅意思落去」,希望達致「青年自主」,「但同時青年有需要嘅時候,我哋都去俾意見」,不能完全放手任由他們處理,否則他們會感到迷惘。陪伴著青少年找到方向,才能做到「青成同行」。
文:Chaka
(相片獲香港家庭福利會允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