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採訪手記】處身於2025年的香港,靜坐抗議去爭取勞工權益能成功嗎?

處身於2025年的香港,靜坐抗議去爭取勞工權益能成功嗎?相信有不少讀者也覺得不會。採訪浸大外判清潔工工潮初期時的我也不例外,但這群工友卻向我們證明,香港仍有成功爭取勞權的空間。

▍ 「而家就係要試咗先知得唔得!」

記得靜坐抗議的前一日,一群工友在悶熱的天氣下,分成小組在浸大的平台層討論。在討論期間,我留意到其中一組工友開始感到灰心,他們質疑行動是否真的能增加薪酬。看見工友們士氣低落,有義工激動道:「而家就係要試咗先知得唔得!」但仍然無阻部分工友直接離開,只是淡然留下一句:「我哋要打卡收工。」便離開了。

看見組裏只剩下幾位工友和義工,令我不禁覺得這次工運應該也是失敗收場。正當我身邊的記者也一臉茫然之際,一位工友主動向大家道:「佢哋走咗唔緊要,我哋繼續留低!」或許就是因為工友們有打破沉寂的勇氣,才令這次工運種下成功的火苗。

▍ 「唔加返人工我地真係會做嘢㗎!」

當天我亦採訪了工友Fiona(化名)。交代完記者的身份後,Fiona便熱情地邀請我坐下,笑道:「唔好企喺度咁辛苦。」面對當時態度敷衍的校方、承辦商不合理的轉換程序,Fiona的態度卻相當平淡。對於加薪4%的訴求,Fiona向我歎氣道:「我覺得莊臣肯定唔會加比我哋㗎。4%加唔到唔緊要啊,跟返惠康個價呀嘛。」(中工薪酬由$8900下降至$8891)即使一臉無奈,她對工運仍然有盼望:「如果真係唔加返人工,我地真係會做嘢㗎!」

到了討論的中期,士氣也開始恢復。例如當義工問到加薪的底線是否為$14500,不少工友也大喊:「梗係啦!」工友們的歡呼聲甚至覆蓋了我和Fiona的對話。當天工友臨離開時,亦約定了翌日的早上七時要靜坐抗議。

▍ 看見慢熱女生的強大氣勢

第二天我早上六時半便開始步行去浸大,沿途更偶遇了工會總幹事阿姍。她滿頭大汗,細小的身軀孭着一大袋抗議用的紙皮。阿姍私下是一位束着馬尾且慢熱的女生,貌似一位year1的大學生。但站在工友前的她卻截然不同,她總是擁有強大的氣勢,熱血地鼓勵工友必須爭取到底。而工友成功爭取權益後,她總是謙虛地答我:「要讚工友好打得,好有勇氣。」

我和阿姍準時到了浸大的教學樓,眼前是近乎空無一人平台。原來莊臣於前一晚打電話給工友,承諾會給$500津貼工友,條件是不能參與靜坐。對於公司使用這種方式來阻止工友抗議,當下的我也感到相當無奈。過了15分鐘,正當義工和記者都在思考如何部署時,一大班工友在打卡後便來到平台靜坐。當天不少工友也情緒高漲,有人怒斥莊臣是「縮頭烏龜」,並直言:「都唔知而家想點!」

▍ 由「打卡收工」到態度軟化的經理

工友怨聲載道,面對不公亦不肯罷休的態度,終於令莊臣的區域經理梅生到場交代。梅生當天的態度大家都可在影片中看到,但事後有義工向我透露梅生再向工友交代時,態度已軟化了很多。不過,梅生當天直呼要求工友「打卡收工」,始終令我難以忘記。

事成後我有再與阿姍聊天,她對於工運成功也相當感動:「經過呢次是事件,要比大家知道浸大工友係唔好蝦嘅!」相信這次成功會是日後許多工友的鼓勵,亦令大家相信這座城市仍有抗議、為權益爭取到底的空間。

文:Chloe

Next
Next

逾11小時黑雨後 阿棍屋流浪狗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