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揭寵物店買賣「黑幕」獸醫籲領養代替購買
領養代替購買相信是不少人會考慮的事,然而這理念為甚麼值得提倡?NPV動保資料館策劃「真相寵物店」體驗展,還原貓狗繁殖場入面狹窄又不見天日的動物籠,透過模擬走私動物個案的場景,邀請參觀人士親手將「寵物」塞進狹小的籠子內,讓參加者了解光顧無良寵物店的後果及禍害,提高大眾對動物權益的關注。從事獸醫多年的Karen呼籲市民不要購買動物,以免更多動物成「生育機器」被「用完即棄」。
▍走私貓狗 易爆發狂犬病
體驗展內用上強烈的綠色、黃色和紅色燈光,寵物籠層層疊,營造昏暗不安的氣氛。不少貓狗都是被走私到香港,2022年一宗動物走私案中,警方在快艇上檢獲17個載有貓狗的籠,共有160隻走私動物,其中一個狹窄的「飛機籠」擠滿16隻貓狗。體驗展設互動裝置,讓參觀者將12隻貓狗公仔塞進一個闊32厘米、高30厘米、長48厘米的籠子裡。
近年來有港人會網購寵物。Karen指出,水運過程中,寵物會被放在一個籠子裡,被施打麻醉藥,使牠們在過程中保持安靜:「如被海關截查,走私者會不顧寵物的生命,甚至會把牠們掉入海中。」她續指,走私過程中,動物要面臨極大痛苦,偷渡來的寵物很大機會患上「狂犬病」:「不僅會導致寵物死亡,一旦傳給人類,死亡率極高。」翻查愛護動物協會資料,內地每年就有超過500人死於狂犬病,而香港已經逾35年沒有本地狂犬病個案。
▍無良繁殖場環境惡劣
寵物店內的寵物主要來自繁殖場,Karen透露,在一些劣質繁殖場內,每隻用來配種的動物居住面積小,堪稱「動物劏房」,一個籠通常住了幾隻公、母,連走動空間也缺乏,母貓和母狗一胎接一胎,導致子宮蓄膿、乳腺瘤或骨骼受損,部份更因過度繁殖而死亡:「不少繁殖場為追求特殊毛色或特徵選擇近親繁殖,埋下遺傳病隱患、隱瞞病況,販賣虛弱幼貓犬,只為獲得人們喜歡,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高的利益。」
她坦言,劣質繁殖場的衛生問題成疑,惡劣且短視的場主以金錢為上,只在乎動物的生育能力,未必會為動物清理排泄物,遑論幫牠們洗澡,全身跳蚤、皮膚病也是平常事,賣不出的慘被遺棄:「消費者能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領養代替購買,謹記養寵物是一輩子的事,切勿輕易棄養。」
文:Ka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