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增退休講座:書寫歷史需要堅持實錄直書

如果你對中國基督教史及當代中國政教關係有興趣,一定會聽過邢福增的名字。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的邢福增教授長年研究中國基督教史,並在學術基礎上批判現實政治。他也關注香港基督教史,尤其是墳場的故事。昨晚在中大,邢教授在退休前夕,在四百人面前,回顧三十年的神學教育路途,笑言自己退休其實沒甚麼感覺,但看見公眾的熱情難免感動。


▍   學術研究曾被批評「影響大陸事工」

講座的主題是「過去與現在之間」,邢福增認為歷史不只關乎過去的史實,也是現在與過去不斷的對話,例如今日的新聞,就是歷史研究的原始一手史料;學術研究的紥實基礎,也能指導我們精準地批判現實。他書寫歷史時,一直追求客觀事實,執著歷史獨立的尊嚴,以及拒絕遺忘。正如啓蒙他的學者逯耀東所說,是「實錄直書」的堅持。

九十年代中期起,他研究中國三自運動的歷史,論述與官方有別。當邢福增面對別人批評他的學術研究「影響大陸事工」,要求他致歉、收回文章時,他不願退讓。他研究中國基督教史多年,中國政教關係、三自運動、家庭教會等題目都有所得,但在某些人眼中這些是「特別研究」,他在建道神學院任教時,更有人將批評書遞交時任院長張慕皚牧師。邢福增慶幸,張院長並沒有干預他的研究,更將批評書整份交給他當做「史料」。

與古代史相比,邢教授覺得書寫當代史可能更難。書寫1949年後的中國基督教史難,書寫近幾年的香港史,又何嘗容易。可是,他認為與這些挑戰角鬥,才是做史學最大的滿足。

▍   活在底層的信徒才是中國教會的主體

講座的副題是「當代華人基督教史的書寫」,邢福增引用台灣學者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的說法,認為在「擁抱祖國」與「中國威脅論」之外,還有「民間的中國」,而影響邢教授最深的,正是活在邊緣上的民間中國。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也被中國改變。當然,改變我的,不是自上而下的體制,而是活在底層的信徒。……他們才是中國教會的主體。」邢福增回憶,有次在湖南鄉村,有個婦女請他為她的腰骨痛祈禱,他就說希望上帝醫治,但如果不醫治,也給她信心面對。他很記得,那位婦女當時說:「我要得醫治!」信仰在她的生命如此重要,這撼動了他,令他明白不能再簡單說這些人只是因為窮或者病才信耶穌。除了這位婦女,還有北京的民工、雲南苗族信徒、温州反對拆十架的信徒,都讓他明白「不但與喜樂的人同樂,也要與哀哭的人同哭。」

▍   負起擔子就見到上帝

一個研究歷史的學者,如何看待「上帝介入歷史」的神學?邢教授說,上帝掌管歷史固然是他的信念,但他一直盡量避免宣稱上帝吩咐他做這做那,不想不經意妄稱神的名。

然而,邢福增相信,我們仍能在歷史中看見上帝的蹤跡。他引用德國集中營倖存者維瑟爾的話,說「當我們負責,就聽見上帝的回應」(there is response in responsibility)。當我們背起應負的擔子,就會看見上帝。行使上帝給予人類的自由,承認自己並未擁有真理,謙卑聆聽跟自己不同的想法,盼望遇見上帝,邢福增認為只能是這樣,但這樣就夠。

邢福增最喜歡的神學家趙紫宸晚年時說過,他沒背負屬於自己的擔子,是個不稱職的神學家。邢福增認為趙紫宸「被革命DQ」,令他深感惋惜,然而他期望自己退休後,可以繼續寫老老實實的歷史,盡可以盡的責任,臨終就不必遺憾自己沒背起要負的擔子。

文:JC 

Previous
Previous

專訪:賴恩慈導演的三次生命

Next
Next

8.4%中學生曾有自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