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係咪戀愛腦?「戀愛腦診聊室」反思個人愛情觀

「朋友話我一拍拖就乜都男朋友行先,話我就係戀愛腦......」年輕人流行以「戀愛腦」形容那些過度沉迷戀愛,凡事以對方為先,甚至失去自我的人。不過,長了一顆「戀愛腦」是壞事嗎?最近有展覽以「戀愛腦診聊室」為主題,設有戀愛腦測試及症狀檢測區,讓大眾反思個人愛情觀。家計會教育主任連明誥指,展覽目的並不是要去判斷戀愛腦是好是壞,「我們希望參加者在一段關係中覺察到自己的需求,懂得跟伴侶溝通,以及最重要是學會自愛。」

▍ 旁觀者清?「隱性症狀檢測區」讓情侶表達彼此意見

「我有時都會反思,大學生是不是一定要有拍拖經驗才是最好的?」展覽青年義工、應用心理學系大學四年級生Eero分享,他有朋友的另一半曾在單身時多次「約炮」,身邊的人都勸喻朋友不要與這個人在一起:「他身邊的人都說他是戀愛腦、好純愛,一定很快就散,但有時我們旁觀者這樣想,但當事人未必是這樣想。」

家計會教育主任連明誥補充,大家很多時會認為「旁觀者清」,經常用我們所謂的理性角度來批判事件,但其實一段關係中,最清楚的可能是當事人。有見及此,團隊在展覽中設立「隱性症狀檢測區」,問大家:如果伴侶有以下行為,你接受或不接受?當中包括:「希望你公開放閃」、「秒回msg」、「交換電話密碼」等,讓大家嘗試表達意見,與伴侶溝通。「我們想帶出的信息就是各有所見,不一定是說誰才是絕對好,誰是絕對差。」

▍ 「我100%會揀對方愛我多啲!」

同為家計會教育主任的陳健怡笑言,活動中曾遇到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女生,女生說自己在上一段關係「好戀愛腦」,不斷為對方付出,現在回想覺得自己相當愚蠢。女生說,如果可以再選擇的話,她100%會選擇對方要愛她多一點,但有參加者反問她,「那你不是要你未來的伴侶做回從前的你嗎?」當下她才發現,原來報復式心態,對未來的伴侶是不公平的,她重新反思她在愛情中需要的是什麼。

陳健怡解釋,是次展覽主要為20至30歲的在職青年而設,她認為中學生可以在校內接受兩性教育,但大專至在職青年卻少有機會接受兩性教育,「很多人都會按照IG或Facebook所謂的戀愛秘笈,去吸取戀愛知識 ,但其實是否適合每一段關係呢?」機構希望這次展覽讓大眾在戀愛關係中學習覺察自己的需求,透過與另一半溝通,建立一段健康的關係。

【戀愛腦診聊室】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9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1時

地點:灣仔修頓中心8樓 家計會賽馬會青Zone活動及資源館(ARC)

文:Betsy、Karina

Previous
Previous

阿聯酋航空貨機撞死兩機場保安 航空公司未聯絡死者家屬

Next
Next

走唔走得出有毒關係?基督徒藝人分享遇有毒關係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