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威:對「紅線」恐懼雖滲透生活但仍須面對

你的生活有沒有甚麼「禁忌」,欲言又止?周冠威導演執導的《自殺通告》未能在香港上映,彷佛這個題材、甚至他這個人,已是一個禁忌。少年時代的他曾想過自殺,所以這套電影就像安慰了這個「內在小孩」。想死是個禁忌,但周冠威認為,不論是生活還是政治的禁忌,只要跟恐懼共處,慢慢適應,就不怕了。

▍  不應該是禁忌,所以要說出來

周冠威年少時,曾對世界很憤怒,覺得自己無存在意義,不想活下去。當時他遇上電影,發現有人跟自己一樣絕望,又熱切地尋求希望,「電影好似明白我」,他覺得電影療癒、甚至拯救了他。

所以,他一直想寫一個「想死的人,最後想活下去」的故事,但直至《自殺通告》成形,這些情感、回憶才轉化成故事,得到安頓。當他拍完《自殺通告》,坐在觀眾席上,一邊睇一邊哭,壓在心頭多年的悶氣,才終於吐了出來,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終得安慰。

周冠威說,將「想死」的念頭說出來並不容易,甚至是個「禁忌」。但他認為,它不應該是禁忌,所以更應說出來,在鏡頭面前跟別人分享,期望也能讓觀者舒一口翳氣。「如果好似當年(自己)咁,呢套電影可以救到一條生命,咁我已經覺得好足夠。」

▍  「紅線」之下的抗爭

除了生活的禁忌,也有政治的禁忌。面對滲透生活的「紅線」,可以如何自處?周冠威認為,首先要認清「紅線」是錯誤,需要抵擋、抗爭,有不公義就要說清楚,不能自我麻醉。他指,聖經的許多人物,都沒有容許政權控制對信仰的表達,包括保羅、但以理、耶穌。「(但以理)唔拜巴比倫王嘅金像?紅線嚟㗎喎!」但他就是寧願被拋入獅子坑、火爐。

周冠威續指,我們要辨清設立「紅線」的是誰——定紅線的是政權,如果要指控,就指控劃出紅線的人,而不是苛責被紅線勒索得不敢動彈的人「搞錯,咁無勇氣,係咪基督徒嚟㗎?」卻是應該與他們同行。

然而,周冠威堅稱,即使接納人性的軟弱(他說自己也有很多恐懼),明白、體諒困難,但仍要追求公義,因為是聖經命定的。如果想療傷,那就好好休息,但不是放棄現身,太累可以先將燈放在枱底,但總要拿出來照亮黑夜,「一有機會就出返嚟」。這個「機會」是爭取回來的,覺得自己有突破,生命可以付出多一點,就可以「返嚟」,與世上的不公義抗爭。

即使這個理想,可能一生都追求不到,因為追隨基督要犧牲許多事,但周冠威指,仍要追求。

▍  恐懼之中的平安

不論是生活、還是政治的禁忌,要打破都需要勇氣。周冠威認為,不是因為有勇氣才行出來,而是踏出去面對、適應恐懼,才慢慢生出勇氣。他指,恐懼的本質是「未知」,他害怕坐監,但他不抗拒想像坐監,現在已不怎麼怕。但如果逃避,未知會更加未知,恐懼只會愈來愈大。

與其離開恐懼,周冠威選擇消解恐懼。如果移民,他坦言會更害怕,因為全世界都有共產黨,而每個政權都有自己的問題。活在香港,即使有政權干擾、控制,但周冠威指,住在他裡面的主耶穌,「比世界更大」。這句話,不只是金句或口號,而是很大的安全感、親密的經驗。

周冠威說:「到呢一刻,我都可以深深地用『平安』呢兩個字,形容喺香港活著。」

文:Jon

Previous
Previous

詩歌係點寫出嚟?台港兩地詩歌創作者分享創作經驗

Next
Next

同路舍展覽呈現無家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