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係點寫出嚟?台港兩地詩歌創作者分享創作經驗

近年,有不少基督教敬拜團隊都創作了風格多樣的詩歌作品,亦有不少年輕人嶄露頭角,自組敬拜團隊,嘗試推出原創作品。可能你也曾經想以詩歌創作回應神,卻不知如何入手。早前,一班來自台港兩地的詩歌創作者在一聚會中,分享他們創作詩歌的經驗和靈感來源,解開大家對詩歌創作的迷思。

▍ 創作靈感從何來?

「我哋係唔可以坐喺度等(靈感)嘅。」創作〈儘管我尚未看見〉的Alistair分享,有些創作者可能喜歡等待由上帝賜下靈感,但他即使在無靈感時也常以聖經經文作創作練習,訓練自己的作曲作詞技巧。有次他與朋友互相鼓勵時提到《士師記》基甸的故事,啟發他在練習中以幾個簡單和弦,哼出〈耶和華沙龍〉。

基督徒不時以詩歌向上帝表達意念,劉頌賢Alex近年為Milk&Honey Worship和Flow Music團隊創作多首詩歌,題材圍繞創傷、宣告、懇求。Alex分享,他的創作靈感多數來自禱告。有段時間他在心靈受傷的狀態下不斷向上帝禱告,有天他腦海浮現「破碎裂縫,仍能綻放榮耀」,令他決定沿著這句,創作出〈透著祢的榮光〉這首歌。

▍ 沒有音樂底子也可以寫歌?

玻璃海樂團的方文聰曾經創作〈投靠〉、〈平安的約〉、〈我的日子如何〉等詩歌,「初時我寫歌是哼出來的......但其實是唔『入音(啱音)』的。」他鼓勵沒有音樂底子的人可以先學填詞,雖然他不懂得樂器和樂理,但透過學填詞,他明白甚麼時候「入音」。他創作時會打開聖經,把一些特別深刻的經文以「入音」的方式唱出來,再根據經文主題延伸,漸漸創作成一首完整的詩歌。

Alistair和Alex同意對樂理和樂器有一定認識能幫助創作,能讓他們更容易建立旋律。Alistair指,詩歌音樂中包含神學、音樂、文學,結合而成才是美學。雖然有音樂底子能幫助創作,但沒有音樂底子的人也可以邀請一些能互相補足的朋友合作創作詩歌。Alex又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以翻譯詩歌作練習,鍛練腦袋。

▍ 要讀過神學先可以作詩歌?

「你希望人透過你的詩歌,更認識你,還是更認識上帝?」來自台灣的趙治達曾創作詩歌〈與祢更靠近〉,他認為創作者要認清作詩歌的重點——要讓人認識上帝。所以創作者去讀聖經、讀神學,是「非常合理」的。

方文聰認為詩歌創作者不一定要讀神學,「但一定要熟悉聖經」,神學能夠拉闊人的思想眼界,幫助人理解聖經。即使沒有修讀神學,Alistair和Alex也建議創作者可以把作品交給教會牧者過目,讓他們給予神學角度的提醒。

台港兩地的詩歌創作者於本月8日「詩歌創作與敬拜研習會」中分享他們的創作經歷,探討信仰與音樂如何結合,探討詩歌在敬拜中的意義。研習會由CMDA基督教音樂發展聯盟主辦,台港青年團契協辦,邀請了台灣和香港詩歌創作者與台下會眾交流,啟發會眾以詩歌音樂回應上帝。

文:Betsy

Next
Next

周冠威:對「紅線」恐懼雖滲透生活但仍須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