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日常:軍人追趕孩子是平常事,處決也是每日發生
「從來無諗過放棄,因為歷史話畀我地聽,暴政係唔會持久的。」來自巴勒斯坦、五十餘歲的Adli在一場分享會這樣說。雖然軍隊追趕小孩、拘捕年輕人的情況無日無之,以色列「平民」更持槍到處欺負巴勒斯坦婦孺,他仍然致力要求國際社會關注。
▍ 巴勒斯坦人被「隔離」的日常
在希伯崙(Hebron)出生的Adli於「義遊」的分享中形容,自己是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區分、隔離中長大。他們住同一區,卻活在兩個世界,同一條街中間有條長壆,規定一邊只有以色列人才能行。「如果咁都唔算種族隔離,咁我唔知係咩了。」
希伯崙城分成巴勒斯坦「H1」區、以色列「H2」區,沒有許可,巴人不能進入H2區,即使是探訪住在該區的親戚。要成為以色列的永久居民,必須皈依猶太教,換言之,不論是基督徒還是穆斯林,只要是巴勒斯坦人就沒有資格。希伯崙到處都圍上鐵網,包括通向區內學校的道路。如果士兵當天不開門,孩子就無法上課。鐵網圍出的路迂迴,一般民眾根本連落街都難,惟有從窗口搭建小梯,另闢蹊徑。
兩邊的法律也不一樣。如果以色列有個男孩打傷巴勒斯坦男子,最多都只是按照「民事法」去跟他的親人講聲便可了事;同樣的情況,如果打傷人的是個巴勒斯坦男孩,卻要按照軍事法判監兩年。而軍法之下,最低入獄年齡是12歲,也可不經審訊扣留6個月。Adli說,以色列軍人追趕孩子是平常事,而拘留少年也並非罕見,就連處決也是每日發生。
即使H1是巴勒斯坦區,也有幾十個被以色列默許的「新移民」(settlement)群組進駐,而以軍也會派發機槍給他們。Adli指出,曾有攜槍的以色列新移民將污水潑向坐在輪椅、行動不便的巴勒斯坦婦人,又有人向路過的婦人潑酒,牆上更有塗鴉寫著「Gas the Arabs!」(用毒氣將「阿拉伯佬」殺死!)Adli認為,雖然巴勒斯坦人常被以色列指責是「恐怖份子」,但他們的行動只是「反抗」,而「最似恐怖份子,其實係以色列。」
▍ 巴勒斯坦被「種族清洗」的歷史
Adli認為,以色列編造一系列的謊言,去支持他們形近「種族清洗」的侵略行為。例如「因為哈馬斯,以色列才會開戰」,他強調以色列的侵略已持續數十年,07年就曾圍攻加沙,並非2023年才開打。他生於1967年,那年以色列佔領加沙、耶路撒冷、西岸(包括希伯崙),而在再早二十年前當聯合國將巴勒斯坦「分一半給以色列」,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逼遷,境內75%巴勒斯坦人被趕到約坦、埃及等地。
至於留在本地的族人,則經常被指沒有許可就「僭建」,居室不斷被拆毀,由有「建築許可」的以色列新移民大規模興建屋舍。在Adli的家鄉希伯崙,曾經熱鬧的菜市場、學校,都變成以色列移民的據點。當別人拿出文件,說你住的屋業主其實是以色列人,你想去法庭提出訴訟,卻發現那個業主根本並無其人,你的對頭人換了另一個名。
Adli指出,以色列的錫安主義者以「上帝賜我流奶與蜜之地」為侵略之由,更杜撰「為無家民族而設的無人之地」(a land without people for a people without land)這種口號。他續稱,耶穌出生前,巴勒斯坦人已經住在當地,並非遊牧的「野蠻人」。他並不憎恨猶太人,其實歷史上穆斯林、猶太人曾同被逐出西班牙,因此唇齒相依。反對以色列,是因為他們屠殺巴勒斯坦人,而不是他們向神祈禱的方式有所不同。
他認為,世上有許多侵略者,但只有以色列要求國際社會支持她的侵略。如果以色列不受控,其他地方邁向相似命運,也沒有人會覺得離譜。「我唔覺得唔關你事。如果你下一代問你面對巴勒斯坦、烏克蘭發生嘅事時,做過啲乜,你答唔答得出?屠殺好可能會繼續發生,你想唔想下一代對屠殺無感,覺得無乜嘢?」他說,自己聽過最可怕的句子,是以色列人說,「好憎巴勒斯坦人,因為佢地逼我地嘅士兵,去殺佢地嘅細路。」又有傳言說,巴勒斯坦人會將孩子當做人盾。「如果你有諗過係咪真係咁,咁你已經係同謀。」
文:J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