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建築被除牌 業界文化制度才是導致事故的根源

曾涉及多宗致命工業意外的精進建築昨日(22日)被政府從一般建築承建商名冊中除名,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指結果在預料之中,但認為一間公司除牌未會令工業安全有明顯改善,業界文化和制度才是導致事故的根源問題。

精進建築曾涉及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油麻地渡華路地盤工人墜地等事故,其承建商註冊早於2023年4月屆滿。事隔兩年,發展局及屋宇署公佈精進建築由6月20日起,從一般建築承建商名冊中除名。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今日(23日)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指,自己對精進建築被除牌一直抱著平常心,因為事件已醞釀兩年,結果亦在預料之中。至於政府在兩年後才公佈結果,她認為個案有一定複雜性,調查需時亦在所難免,「但兩年對於家屬嚟講係有啲煎熬嘅。」

蕭倩文認為業界的安全意識有一直提高,但業界文化和制度才是根源問題。她舉例,行內招標以「價低者得」,即使政府工程亦以價格為最重要標準,「其實係咪應該增加安全比例(的標準)呢?」她又指香港著重效率,很多時候業主沒有提供合理工期,令工人要在倉猝時間內工作。

與新加坡比較,蕭倩文指當地平均用9日建造一層樓,但香港則用4-5日。工期短,加上規劃工作流程時間短,往往要在工程進行中途才臨時加插一些新工程,令安全風險增加。「其實係一環扣一環嘅,如果我哋唔去郁呢啲嘢(業界文化和制度),我相信就算有除牌呢個政策(懲罰),都唔能夠明顯地改善安全問題。」

另外,近日有工人在地盤工作期間懷疑中暑身亡,蕭倩文指雖然政府曾更新相關的工作指引,但業界反映指引「唔能夠落地」。因為地盤工時問題,很多工友反映實際工作上「休息係好奢侈嘅事」。即使很多「大判」和承建商會呼籲工友定時休息,但前線管工和工友之間的溝通卻未必如此。蕭倩文更指大部份因「懷疑中暑」而死亡的個案,經解剖後亦被判斷為「因中暑而誘發個人疾病」,「咁其實喺工傷補償入面都係冇保障」。

文:Betsy

Previous
Previous

壓力過大無從發洩? 社企為職青打造避風港減壓

Next
Next

為教宗良十四世就職祈福彌撒 周守仁:不需事事認同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