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過大無從發洩? 社企為職青打造避風港減壓
你冇試過想喊,但係又搵唔到地方可以畀自己盡情發洩?有四位年輕創業者留意到香港休憩場所不足,最近於鬧市設休息空間,期望在職青年和一眾打工仔打造避風港減壓,提升精神健康。其中一位創辦人Karen分享試過在街上想喊完再回家,因家中一家六口,沒有自己獨立房間,不希望家人擔憂:「我去咗尖沙咀海旁坐低,旁人行嚟行去用一個好奇怪嘅目光望住我,覺得好似喺香港連一個安心喊嘅地方都冇。」
▍打工仔係世界上最需要休息嘅群體?
休息平台「Resting Place一息間」由四位有社工、心理輔導及初創企業背景的年輕人所創立,分別是Wai in、Michelle、Karen以及Charles。曾任社工的Wai in指,計劃花費超過7個月時間籌備,雖坊間有不少類似計劃,但大多將年齡上限設為24歲,她卻認為工作壓力不會隨時間減退,反而會持續累積:「所以我哋搵到呢個gap,好想可以serve到呢班人。」
Karen則認為在學時受情緒困擾,學校有輔導員,年老時去老人中心亦有支援,但在職青年正正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位置:「真係上有高堂下有妻兒,好難可以展示你好脆弱嗰一面,你會擔心自己真係冧咗落嚟可以點。我覺得正正係呢個年齡層,有嘅support最少,承擔嘅壓力係最多。」
Karen聽過不少打工仔說,在香港難以找到室內休憩場所,而不論是餐廳或咖啡室,大多都設有用餐時間。她認為本港有很多空間未有好好善用,因而與五個場地合作:「當你有一日覺得唔開心,或者好大壓力想搵個地方chill吓、抖吓,你隨時都可以揾到邊度有。」
所有休息空間都提供相同服務,備有香薰機和音樂,心理輔導員及社工亦製作心理健康資源,當中包括靜觀錄音、休息日誌、過來人故事集,以及繪本等,以幫助使用者紓緩焦慮和壓力,並設有「手機躺平處」,期望大家在獨處時能遠離手機,享受到最安靜舒適的環境。
▍期望使用者覺察自己的身心需要
問及場地的收費,Karen指,團隊認為休息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只不過一直被忽略。她續指,場地提供的不只是休息空間,而是一個可以讓人在不受批判下能安心休息的氛圍。此外,還有由專業心理團隊設計的心理健康資源, 如使用者有需要可亦作轉介。
不少人會視教會為休息和庇護之所。然而,Karen表示,曾遇過有使用者指,在教會服事的壓力不比工作小:「正常都會覺得基督徒為主做多啲係好合理,當然都真係好合理嘅,但係如果我哋唔設返一個健康嘅界線畀自己,同埋永遠要滿足上頭嘅目標,會好易burn out。」
身為心理輔導員的Charles則指,接觸到許多使用者都有宗教信仰,他發現不少沉迷宗教的使用者精神健康往往較差:「原來有班人無論喺職場、家庭同信仰上都搵唔到一個休息空間,所以想創造出一個地方,讓佢哋每一個看法、每一個感受都可以被聽見,被接納,唔會受到任何批評。」他說,除空間外,未來期望為有需要的在職青年提供心理輔導:「希望佢哋覺察返自己嘅需要,連結返自己嘅內心,好好照顧返自己身心嘅需要。」
文:Ka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