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新教宗良十四世?
出生於美國、長年在秘魯服侍的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樞機當選教宗,名號定為良十四世(Leo XIV)。有分析指他選擇「良」為名號,顯示他希望延續良十三世某些理念,特別是關注社會正義議題、促進教會與現代世界對話等。他近期曾在社交媒體轉發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的文章,均與美國政府的移民政策有關。
良十四世1955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本身是奧斯定會士,於1982年成為神父。他曾在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讀教會法,其後被派往秘魯傳教並於秘魯服務多年,又擔任過奧斯定會總會長,至2014年晉升為主教。
在當選教宗前,普雷沃斯特擔任樞機不到兩年,他在2023年1月被教宗方濟各召到羅馬,擔任聖座主教部部長,掌管全球主教任命事務,並於同年9月獲擢升為樞機。與方濟各同樣長年在南美洲工作的他,亦兼任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主席。
▍ 批評萬斯:耶穌沒有把愛分階級
普雷沃斯特曾在社交平台X轉發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的文章。今年1月萬斯曾在訪問中分享「基督教的觀念」,就是先愛家人,然後愛鄰居、社區、同胞、國家,然後才考慮世界其他地方;普雷沃斯特2月轉發一篇天主教媒體的文章,標題為「萬斯錯了,耶穌沒有叫我們把愛分階級」。
至4月,在特朗普與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談論有移民被錯誤遞解問題後,普雷沃斯特在X轉載天主教作者引述一名薩爾瓦多人的質問:「難道你看不到這些苦難?你的良心沒有受到譴責嗎?你怎麼能保持沉默?」不過,在普雷沃斯特當選教宗後,特朗普隨即恭賀,稱對出現首名美國教宗感到榮幸,並表示期望與他會面,又稱相信那會是非常有意義的時刻。
▍「良」為名號示延續良十三世理念
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表示,普雷沃斯特當選教宗標誌教會走向更加多元和開放的新紀元,認為他選擇「良」作為名號,或暗示他希望延續教宗良十三世某些理念,特別是他關注社會正義議題、促進教會與現代世界對話、重視知識與教育發展。
教宗良十三世在1878年至1903年出任教宗,在位長達25年,重要成就包括在1891年發布著名的《新事》通諭,是天主教會首次就社會正義和勞工權益問題發表的重要文件,奠定現代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基礎。此外,他促進了天主教會與現代世界的對話,嘗試緩和教會與各國政府的緊張關係。
▍相信將繼續關心移民、環保議題
長期關注天主教動態的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莫哲暐向《時代論壇》表示,觀乎普雷沃斯特過去的言論,相信他成為良十四世後,在一些重要的議題,例如主教議會「共議同行」改革、關心移民,以及對環保議題的關注等,都會延續方濟各的做法。
不過,在性別及性小眾議題上,莫哲暐指良十四世就任前曾批評西方傳媒宣揚同性戀生活方式,也反對同性伴侶領養兒童,說法明顯而切實反對。中梵關係方面,他指良十四世雖然跟方濟各同樣長年在南美洲服事,但他本身是美國人,對於共產黨的看法相信會比方濟各來得複雜。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