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調查:逾五成DSE考生放榜壓力大 創6年新高 逾六成擔心升學

「點解當初唔努力少少呢?」應屆DSE考生黃同學坦言,即使考試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仍然會為自己的表現感到後悔。每當他想起曾經答錯或可以答得更好的題目時,心裡總是充滿自責。面對下週的放榜,黃同學表示,如果結果未如理想,會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再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作為升學方向。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今日(10日)發佈「2025升學規劃調查」結果。調查訪問了490位應屆DSE考生,發現有52.9%受訪者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創下六年以來新高。同時,有64.7%考生對升學前路感到「擔心」,54.5%表示「迷惘」。此外,有48.2%考生認為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十分困難」。青協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今年考生壓力逆轉上升及認為規劃前路困難,可能與經濟環境轉差和就業市場收縮有關。

調查單位亦表示,去年9月1日至今年7月9日期間,共接獲8,415宗有關考生面對DSE壓力及對前路感到迷茫的求助個案。其中一名考生坦言,「數唔清第幾次邊溫書邊崩潰落淚」,即使考試結束,因為未放榜以及受到他人期望,壓力不減反增,更直言「人生彷彿只剩下DSE」。另一位應屆DSE考生柯同學建議其他考生,現在臨近放榜多與朋友和家人傾訴,透過「講心事出嚟」分擔壓力。陳英杰則鼓勵考生把握時間為不同成績定規劃及應變方案,從而減輕憂慮。

至於升學出路的選擇,59%應屆考生認為大學學位是他們的長遠目標。在選擇科目時,有75.9%以課程是否配合個人興趣作為主要考慮因素,其次才是考獲的成績(73.9%)。柯同學表示,她有意報讀幼兒教育,但不少人認為本港生育率低,「唔係一個好好嘅職業」,令她一度猶豫。然而,她進一步思考後認為:「趁我仲後生,點解唔去揀有興趣嘅嘢?」她坦言,如果只顧未來前景而忽略興趣,將來的工作也未必會讓自己快樂。

近年多間大學開辦與人工智能(AI)有關的跨學科學位。在1,456名受訪學生中(另有966名中五生),九成留意到大專院校提供更多AI相關課程或資源。黃同學有意報讀資訊工程系(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計算機科學系 (Computer Science),期望學習AI技能;柯同學則指其心儀的科目幼兒教育與AI關聯和影片不大,故未有特別考慮。

青協在7月14至19日(上午10時至凌晨2時)將透過WhatsApp、輔導專線(2777 1112)和網上輔導(uTouch.hk) 提供DSE放榜支援服務,並在7月16日早上於青協轄下6所青年空間延長開放時間,讓考生和家長得到即時升學諮詢及情緒支援。

文:Stephanie

Previous
Previous

An Encounter Bot 教你同客人傾計 提供安慰

Next
Next

709維權律師大抓捕十週年 王全璋持續被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