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ncounter Bot 教你同客人傾計 提供安慰

一位紋身師有天遇到一位父親,因他的女兒離世,他希望把女兒的肖像紋於身上。得知原因後,紋身師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安慰對方。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士經常會接觸客人,有時甚至需要聽客人「呻」,面對這些情感訴求時,有時也未必懂得如何回應。有團隊設計一款AI工具,為各類服務從業員提供建議,協助他們與客人聊天時提供安慰,並以藝術方式幫助客人抒發情感。

▍ An Encounter Bot:為不同行業度身訂造心理支援

提供藝術治療服務的Not a Gallery設計了名為「An Encounter Bot」的AI聊天工具,使用者只需輸入自己從事的行業,系統便會根據行業特性,提供相應的指導,包括聽客人傾訴時,如何表達同理心,以及用創意方法協助客人轉化情緒。例如,若使用者是一位咖啡師,聊天機械人會建議他以簡單而真誠的說話回應客人:「聽起嚟你好唔容易,多謝你信得過我。」隨後,會鼓勵咖啡師引導客人以味道表達心情,並以藝術的方式啟發對方,鼓勵他們探索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照顧別人,先要照顧自己。」同時是藝術治療師和Not a Gallery創立人Gigi坦言,這句話雖然老套,但對服務業從業者來說確實非常重要。有時候客人「好needy」,Gigi曾聽過有美甲師遇到一位經常向她傾訴失戀經歷的客人。但客人又不願意聽取任何建議,這不僅令美甲師感到生氣無奈,甚至情緒也變得緊繃和壓抑。於是,團隊決定設計「An Encounter Bot」,為不同職業人士提供相應的自救方法。以美甲師為例,聊天機械人會建議她們在下班後,畫一幅「今日情緒日記甲款」,藉此釋放和整理自己的內在感受,幫助自己恢復情緒平衡。

▍ 有心想幫人唔一定要做輔導

「本身職業訓練都唔存在傾偈嘅訓練......有心想幫人,有時候唔需要做輔導本業有關嘅工作。」最初,Gigi曾舉辦多場為不同界別人士而設的「傾偈工作坊」,但她發現,並非每個人都有時間參與活動。她希望透過AI Chatbot,為有心關懷社區、服務從業員提供工具,協助他們透過聊天開解客人,同時提升自己的服務質素。Gigi表示,「An Encounter Bot」在AI機械人聊天服務平台Poe公佈短短一個月內,已經有數十位用戶開始使用,相信這個聊天機械人確實能為他們帶來幫助。

最近,愈來愈多人喜歡與AI對話。Gigi不反對人尋求AI協助,但她亦認為,AI始終不能完全取代人類。不過,她希望透過AI的輔助,幫助人自我提升,並且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懂得關心和照顧自己。

文:Stephanie

Previous
Previous

香港作家謝傲霜移民台北數年 指「覺得自己係永恆嘅外國人」

Next
Next

青協調查:逾五成DSE考生放榜壓力大 創6年新高 逾六成擔心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