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DJ Heman用打碟結合信仰
十二年前,一位熱愛音樂的大學生有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我想輟學搞娛樂公司。」他當年便開始接觸DJ,並策劃大型派對讓不同大學生參加。他指,落club帶給上一代的印象難免是「烏煙瘴氣」,但他卻成功將音樂與信仰結合,以一種不同的媒介去侍奉上帝。
▍ 大學學習DJ 搞音樂派對
他是Heman,本港樂隊新青年理髮廳的小提琴手。Heman中文譯名為「希幔」,聖經中的希幔亦是大衛任命的三位詩班長之一。或許是名字的緣故,他自小喜歡音樂。作為信二代的Heman,小時候會跟父母親一起返教會。他笑指當時返教會經常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是人生純粹快樂的一段日子。
Heman向記者直言:「我真係好鍾意音樂!」DJ的夢想在Heman大學時期已開始,而音樂夢始於大學的band房。主修商科的他熱愛音樂,閒時會到葵青劇院看jazz live。他大學起就學習了DJ的技術,並開始自己book酒店和籌辦派對,甚至和同學一起動手製作藝術裝置,營造派對的氣氛。他形容,各種音樂派對就像一個避難所,讓人暫時進入一個忘我的境界。
▍ 信仰可與打碟結合 將講道錄音用DJ remix
Heman在大學時期對信仰相當迷失。「有段時間唔知自己做緊咩,甚至有段時間覺得自己唔係基督徒。」信仰和DJ音樂難以混為一談,令Heman在基督徒的身份和音樂夢之間不斷拉扯。直至他在2019年接觸Gospel House ,他發現其實兩者可以並存。「基督徒嘅message 係咪就唔可以傳遞去club呢啲空間?我認為唔係。」
Gospel House 是美國非常流行的一種風格,Heman解釋這是福音音樂結合電子舞曲。例如有牧師會將講道的錄音內容給DJ remix,用作在落club時打碟(播唱片)之用。他認為福音音樂相當有力量,並可讓人反省。他分享有朋友問自己,為何作為基督徒會飲酒落club,他認為:「唔係話基督徒就唔應該去呢個空間 」。的確,有時自己也需要抵受誘惑,不過他笑言自己也會飲酒。
▍ 轉化教會空間教音樂
Heman稱自己是一位「I人」(內向型),但自大學起,他卻一直希望創造派對等場合,讓不同人去互動。除了創造互動的空間,Heman亦開始思考如何轉化教會空間。他留意到現時中學生大多放學會去買「廢水」(珍珠奶茶)或夾公仔,認為他們欠缺一個空間。他在一次創業比賽中認識了連結不同網絡的Ben Wong(王緯彬博士) ,便開始與不同教會和學校合作,為學生舉辦不同音樂班,更獲教會邀請到場打碟。
▍ 父親誤會自己「做DJ」為「做MC」
Heman的父親是一位中醫師,他笑指,父親診症時會向病人分享宗教。而父親更試過將「做DJ」記錯為「做MC」(司儀):「佢同班朋友講要搵MC可以搵我。」
對於Heman的DJ夢,Heman父母起初也極力反對。他指,「上一代覺得『去蒲』係黑社會、烏煙瘴氣。」他亦試過帶父母看DJ表演,不過他坦言父母不理解DJ文化是正常不過。
▍ 面對阻力:「返工可以辭職,但為上帝工作就唔可以。」
面對教會音樂班被裁減資源,並且有不同力量阻止自己「宣教」,Heman的決心卻沒有動搖。他形容:「返工可以辭職,但為上帝工作就唔可以。」他認為基督徒音樂人的身份會持續到自己上天堂之前。
文:Chloe
圖片來源:@theheman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