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務系學生 實習去「耕田」?
大學竟然有得讀「耕田」?暑假正正係一班大學生去實習嘅好時機,好多大學生紛紛去到唔同機構「體驗」返工,而喺香港浸會大學主修生物資源及農業科學(下稱農務系)嘅Alvin,佢嘅實習生活就係「耕田」。
▍每次花三小時「照顧」30盆植物
到底「耕田」實習有咩搞?量度、記錄、施肥、做實驗便是Alvin一天的工作。在炎熱的下午,記者跟著Alvin上班一天,記錄Alvin一天工作的心路歷程。Alvin工作的地方,就是位於「馬灣1868」,非牟利機構Farm the City的其中一個農地。他指,農地本來只是一片爛地,他們透過在這裡進行實驗、耕作,探討在城市耕作的可能性。
Alvin每星期一、三、五都會前來農田,進行泥土實驗,為30盆植物「度高」,記錄高度、泥土成份變化及濕度等,每次量度都需花上兩至三小時。
面對繁複的工作,Alvin稱:「佢(植物)每次都有唔同嘅變化,有好多問題要處理,所以都唔會覺得悶。」他分享,如果有植物被蟲、蝸牛吃,便需要為它們噴茶籽粉,「睇少一眼都唔得,要時刻關注佢哋」,他更形容「好似打機咁,呢啲(植物)俾蟲食晒,(佢哋)好慘。同埋依家咁大雨又咁曬,要好好保護佢哋,同餵佢哋食飯,即係淋水。」
▍烈日下人會中暑 黑雨下植物會淋死晒
暑期實習八個星期的「耕田」生活當中,Alvin經歷了數次中暑。因每次到農田,Alvin都需要在炎熱的太陽下暴曬三小時。採訪當日,Alvin總是被他的汗「打斷」:「啲汗入眼,等陣」。在你和我都因著太熱,不想在街上逗留多一秒時,Alvin卻回應:「中暑嘅話,咪請一日假,之後就ok」。他又分享,有一次來馬灣時正是黃雨,結果下農田一刻卻變成紅雨,「來都來了!」的心態讓Alvin在紅雨下一邊撐傘,一邊量度植物及照顧它們。
今年八月,天文台共發出五次黑雨警告,每次黑雨也是Alvin感晴天霹靂的時候,因為植物總敵不過黑雨的「攻擊」。Alvin形容:「好多農作物都淋死晒,啲植物冧晒,要重做」,他解釋,下大雨會使地下有很多積水,需要「𢳂走啲水」或用沙遮蓋,十分消耗心力。
▍農務系是從科技角度看農業
農務系學習範圍廣闊,升讀大學三年級的Alvin,在二年級時認為農務系新鮮、有趣,是平常不太會接觸到的科目,因此選擇修讀。一年過後的今日,他指課堂上會學習一些有關耕作的基本認識,但認為內容較空泛,大致是從科技角度看農業,Alvin分享:「依家好多新式耕種,例如水耕、垂直耕等。種野一定要好大地方先種得好,所以依家就要諗點用科技解決(唔夠空間嘅問題),喺細小空間都可以做得好,綠化社區。」
除了在這個農地工作,Alvin也不時到其他本地農場幫忙,了解不同耕作方法。他分享,起初他到農場幫忙時,經驗老到農夫們都感到驚奇,「竟然有個後生仔嚟耕田」。Alvin坦言,在香港這個商業城市中,很少年輕一代會投身農業。但隨著他認為香港仍有發展農業的需要,「如果有日(香港)可以唔洗依賴其他進口嘅菜,係一件幾好嘅事」。
文:Ch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