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唔返教會?伍家豪:牧養大專生要了解他們需要

不少人會發現教會越來越難牧養年輕人,許多年輕人到了大專階段,會選擇離開堂會。是大專階段容易令人離開信仰嗎?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同工伍家豪(阿皮)早前在一個聚會中分享,許多大專生並沒有離開信仰,反而到處尋找其他能牧養他們的堂會。阿皮勸勉教會若渴望能牧養年輕人,應先建立屬於他們的群體,「教會唔好等自然有呢個群體,而係要有一個sense去建立一個群體。」

▍ 有共同信仰理念嘅群體最重要

「大專生冇離開信仰,而係走咗去其他堂會。」阿皮在9月初福音證主協會主辦的教牧領導力發展日工作坊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上年度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有九成大專基督徒仍然有參與堂會。阿皮認為年輕人進到大專階段,發現堂會不適合他,便會參與其他堂會,因此部份堂會年輕人越來越多,部份則越來越少。

阿皮去年以大專校園事工作研究,在他負責的校園樂隊事工內,隊員互相關顧,有靈命上的交流,校園事工使他們感受到群體同行的重要,這讓阿皮發現堂會斷層問題,大專生在堂會生活中缺乏同行感。

「無論係乜嘢,有共同信仰理念嘅群體係最大補償。若果教會有好多問題,第一樣應該搞掂群體先。」阿皮指現今不欠缺資訊性的內容,年輕人上網也能找到,反而教會應更著重年輕人的個人信仰反思及群體。阿皮認為只要有群體,年輕人就更願意留下來,接下來再處理其他事,「(如此下來,)就算冷氣機好遲先整好,佢都捱到你整好嗰一日。」

▍ 了解年輕人需要 唔好只係搬人哋教會嘅野過嚟

面對「堂會不能留住人」的問題,阿皮指部份堂會牧者、導師會犯一個錯誤,會問「有咩活動可以令件事work(留得住人)?」但阿皮強調:「唔好只係搬人哋教會嘅野過嚟」,堂會應問「呢班年輕人嘅需要係咩」,了解自己堂會的處境及需要,為年輕人度身訂造適合的活動。

阿皮以自身堂會作例子,其堂會位於深水埗區,當中一半年輕人說國語,單是不同地區的年輕人,牧養需要已經不同,「永遠第一步都係個needs,問下年輕一代,佢哋嘅needs係咩,問都冇問就做後面嘅野,會錯晒方向。」

文:Chaka

Next
Next

大廈清潔工被票控 食環署:正安排與事主見面 如確認非亂拋垃圾考慮撤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