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都可以係教會?基督教餐廳唔一定hard sell信仰

你對基督教餐廳有甚麼想像?侍應都是基督徒、播著基督教音樂、牆壁寫有聖經金句?

8年前,有教會打算植堂,在觀塘租借場地舉行崇拜,恰巧會友Timothy與兩位教會朋友有意創業。大家一拍即合,合作經營台式餐廳。這些年來,餐廳從觀塘搬到西營盤;從「小伊甸」改名為「Eden伊甸」;從與教會合作,到獨立營運。Eden餐廳營運至今踏入第8年,最終在今年8月初結業,Timothy回顧過去營商經驗,發現了餐廳與教會融合的可能性。

▍ 「餐廳教會」突破一般堂會限制

Timothy分享,起初教會每逢主日都會在餐廳舉行崇拜,「教會喺間餐廳入面,會同平時有咩唔同呢?」他們發現實際上有不少問題需要處理:教會需要擺放十字架嗎?牧師一定要在講台講道?可以在餐廳施行水禮嗎?「有啲弟兄姊妹都會問:『餐廳係咪應該要播詩歌呀?有啲屬靈香氣。』」但經過大家不斷討論,餐廳和教會都各自找到平衡。

曾經有一位媽媽聯絡Eden,希望教會可以為她弱能的兒子洗禮,Timothy和牧師溝通後,決定在餐廳為他施行水禮。「既然一般堂會未必可以幫佢做水禮,會唔會Eden可以成為祝福到佢哋嘅教會呢?」在疫情時期,他們亦曾在餐廳內舉行過兩屆水禮。經營「餐廳教會」的過程不斷刺激他們思考堂會的本質,回歸聖經中去思考教會空間的可能性。

後來教會逐漸發展,不再需要在餐廳進行崇拜,但Eden仍會外借場地舉辦活動。「因為跳出自己原本嘅堂會空間,就會發現原來唔同堂會之間都可以合作......雖然宗派唔同,但大家有共同嘅使命咪一齊做囉。」除了基督教活動,Eden亦舉辦過讀書會、藝術展覽、社區深度遊等活動,希望餐廳能夠具「開放性」,與社區結連。

▍ 基督教餐廳唔一定要硬銷福音

在營運初期,3個店主都未掌握到如何管理員工。「我哋成日將教會服侍嘅心態放喺餐廳度,當大家嚟幫手......」他們逐漸發現只講求愛心,無限量包容未能達標準的員工,反而會造成不公平,有些員工更因經常要收拾「爛攤子」,最終決定離職。「你嘅本份係管理層就要定好規矩」,跌跌踫踫後,Timothy發現原來要先做好本份,才可以作見證,繼而談到信仰。

「我哋唔會咁hard sell(信仰),反而係想俾一啲基督徒嘅價值觀俾佢哋。」雖然Eden是基督教餐廳,但店內員工大部份也不是基督徒。即使身為老闆,Timothy自己也會在做侍應工作,甚至做得比其他更落力。Timothy認為,這種方法不是最有效的傳福音方法,但以基督徒價值做好本份,有時候卻能引起員工對福音的興趣。

「返咗12個鐘頭工,唔好再同我講耶穌啦,(佢哋)真係唔想聽㗎。或者你仲要佢笑多啲,等客人覺得呢度好有愛,對佢哋嚟講係好難聽嘅。」他指,雖然多年來因為在Eden工作而決志信主的人不多,但卻有些員工漸漸對信仰產生興趣。即使後來離職,但他們到現在仍會參與查經小組。

Eden餐廳的故事收錄在王緯彬及李林風的新書《使命藍圖:8個空間 x 故事》中,早前Timothy在新書分享會中指,飲食業員工流動性高,一年間聘請多達40多個員工,能夠接觸不少做兼職的年輕人。他希望透過一起共事,至少能改變員工對基督徒的看法,發現「原來基督徒都唔係咁離地嘅」。

近年有不少基督徒群體亦開始營運餐廳,Timothy指Eden餐廳營運已達8年,他形容「呢個實驗都已經做得差唔多」,決定於今年8月初結業。他期望日後整理8年所得的經驗,日後再作其他嘗試。

文:Betsy

Previous
Previous

年輕人:如何設立安全網 保護有情緒困擾朋友?

Next
Next

城大樂隊以音樂展現生命上的迷惘與掙扎 鼓勵觀眾勇敢走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