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工:神會否忘記我?

那天傍晚,社工例行探訪那位臥病多時的婆婆。婆婆的氣色比上週更憔悴,聲音微弱到幾乎聽不清,但仍堅持拉著社工的手,不讓她離開。

「我問妳……」婆婆斷斷續續地說:「神會否把我忘掉?」

那一刻,房間靜了下來,窗外的風輕輕吹動窗簾,空氣彷彿也一同屏息。這是一位基督徒社工,平日常參與教會聚會、祈禱,對神的信實與恩典從無懷疑。但當這句問題在臨終者口中說出,社工卻忽然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沉重。不是因為懷疑神會忘記誰,而是因為……這樣的提問,往往來自一種極深的孤單與不安。

那不是理性上的疑問,而是一種靈魂的哀求。婆婆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婆婆只是希望,有人可以肯定地告訴她:「妳沒有被遺忘,縱使家人已有多年沒有到院舍探望她。」

社工沒有馬上回答。社工只是握緊著婆婆的手,坐在床邊,一如以往那樣溫柔陪伴。然後輕聲說了一句:「神一直記得妳,連妳掉下的眼淚,祂都知道。」那是聖經詩篇中的話語,也是她自己無數次在深夜中靠著渡過難關的信念。

婆婆輕輕點頭,眼角浮出淚光,不再說話。那一晚,社工沒有帶走甚麼問題,也沒有留下甚麼計劃,只是把一份平靜留在病床邊……有時候,也許這樣已十分足夠。

反思:靈性關懷不是神學課,也不是教導信仰的場域。它發生在病床邊、安靜室裡、無數個即將離別的瞬間。作為一位基督徒社工,可以不時問問自己:「我能否在不越過專業界線的情況下,也誠實地與人分享我所信的盼望?」

或許,真正的靈性陪伴,不是要為別人提供答案,而是願意在他們最不安的時刻,用自己的信仰去穩住他們的恐懼,哪怕只是片刻。因為我們相信,那位創造生命的神,從不忘記祂的子民。社工所做的,不過是輕輕提醒:「妳一直被記住了。」

(原載於作者FB)

Previous
Previous

whoami:我的放榜回憶

Next
Next

蘇平恩:更人性的真理《不赦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