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限制囚犯接觸教士 學者憂神職人員探訪被「過份解讀」

保安局擬修訂《監獄規則》,賦權懲教署以維護國家安全等目的,限制或拒絕在囚人士不符法定目的之探訪,包括禁止個別教士與在囚者接觸。立法會議員管浩鳴牧師認為認為評估風險會隨時間改變,即使教士被禁見一次,往後仍有機會探望同一在囚者。有學者則擔心神職人員或因長期探訪涉國安法案件入獄的在囚者而被「過份解讀」。

▍ 料署方評估風險或會隨時間改變

本身是聖公會牧師的選委界議員管浩鳴表示,由於過往有人藉探訪在囚者時語言上或涉鼓動,相信當局梳理經驗時看見當中風險故提建議。他關心新規則會否影響在囚者權益,倘某教士被禁接觸某在囚者,如何確保其宗教需求不被中斷,而據其理解在囚者仍可從其他合適人選得到同類服務。

被問到懲教署如何評估兩人見面風險,管浩鳴預料,署方或會透過探望次數等行為作評估。他認為風險會隨時間改變,即使教士被禁見一次,往後仍有機會探望同一在囚者。他又指,倘有教士遭禁見,自己樂意跟進,以確保在囚者得到心靈支援。

▍ 擔心新規則或影響在囚者與牧者關係

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席副教授龔立人則擔心,新規則或會為牧者與在囚者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因為探訪係在於牧者同在囚者建立信任關係,就好似有啲人唔鍾意喺公立醫院睇醫生,因為醫生不斷變,冇咗嗰種感情同延續性。」

龔立人憂慮,神職人員或因長期探訪涉國安法案件入獄的在囚者而被「過份解讀」,被誤認為危害國家安全。他建議署方應與前線神職人員作溝通,了解實際情況。「從牧養角度嚟睇,我哋係為了幫助在囚者更新,幫緊佢哋有自省能力。如果懲教署冇咗呢種牧養,只係覺得你成日走去探佢就有問題,咁係冇顧及到在囚者需要。」

文:Karina

Previous
Previous

數碼遺產處理 平台有最終管理權 只有一平台可供用戶立「遺囑」?

Next
Next

美國國慶紀念的《獨立宣言》:造物主賦予不可剝奪權利